why?
a)人内在的非理性。情绪化、人云亦云、牛市时fomo、熊市时过度悲观。恐惧和贪婪是驱动羊群的原动力,在集体中,情绪会传染,恐惧和贪婪都会放大。所以需要一个系统来帮助克服情绪上的弱点,最好能够利用大众的非理性。
b)信息爆炸。需要一个系统来帮助过滤信息,并发现、利用有用的信息。
c)决策系统本质是交易系统,是用资源(时间、精力、金钱)换取其他资源的衡量过程。看清楚这一点,人生能少走很多弯路,也必然有更大的概率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就。
what?
下面介绍的这个决策系统并非我的原创,但我发觉很有用,不仅可以用在交易上,更可以用来分析生活中的其他问题,所以介绍给大家。为了理解这个交易系统,我也付出了很多努力。文字很直白,但理解是需要经历和思考的。这只是万千决策系统中的一种,并不是最好或者最正确的决策系统,仅供参考。
一句话总结
「强开仓、弱开仓、破位减仓、无效交易」
强开仓
这点来自一个很直白的现实,甚至会让人觉得是废话的点,那就是“如果一个股票的价格会涨到1000,那么它首先会涨到100”。这句话的反面是,“如果一个股票还没有涨到100,那么它不可能跳过100直接涨到1000”。
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到人际关系。我们都知道健康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子的。那么如果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达到xxxx,不可能跳过xxxx直接达到更加亲密的状态。
这条规则的意思是,在没有突破时,不要瞎猜,需要耐心等待突破,如果突破了,那就加杠杆(折叠成本)往上干就是了。有一些交易系统非常排斥杠杆,那是另外的体系了,见仁见智。
在强仓之外的时间,请保持足够的现金,也就是流动性,也就是选择权。
弱开仓
这一点并没有强开仓好理解。弱仓的关键是什么?时机的把握、仓位的控制都很重要,(毕竟,投资决策的重心应该是仓位,因为仓位的大小才是决定投资回报率的最关键因素)但最关键的,我想是品味。
弱仓,顾名思义,就是在很便宜的时候、没人看好的时候,买很少一点。它的仓位本身就是不重的。所以我说,弱仓的关键在品味,也就是,选择什么东西去买。
一句话说,是年轻人热爱、给年轻人带来希望的东西。
该体系的作者曾说:“我没能力预测很多东西。但很多潮流在不可思议的发生。无车、无房、循环、二手、独立旅行、兼职、跨界、户外运动、定制学习,等等等,更多会成为新时代很多年轻人的趋势。真正有质量的生活原来如此清简、安逸。水、空气,共享,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身心养成,健康、不透支、不加杠杆、全球投资。 “
品味之外,最重要的是耐心、耐心、耐心。没到点位不能着急,不要心存侥幸,不要去赌。有效的交易价格只在情绪极端时出现。如何判断情绪?感谢社交媒体——大众情绪的宣泄点。
破位减仓
没有人能保证买在最低点,卖在最高点。该交易体系清晰的知道这一点,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来。「强仓」本质是在追求「势」,那么设定一个退出机制是很有必要的。请注意,这个标准并不是100%准确的,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交易纪律,能够以不变应万变,或者说,这个标准是反脆弱的——可能让我们失去一部分收益,但不会让我们产生大量的亏损。
对于人际关系也是这样。没有收到正向的回应,那就停止自我感动式的付出,仅此而已。但是在收到正向的回应时,不要怯懦,大胆推进,即强开仓。
无效交易
在强仓的点位和弱仓的点位之间,均属无效交易。记得二八定律吗?实际情况更加极端。超过80%的交易是无效交易,超过80%的盈利来自20%的交易。无效交易期间,保持现金、保持流动性、保持选择权。“没有仓位也是一种仓位。” few knows this. 保持耐心,持续学习,不盲动,但出手绝不手软。
一些其他补充
在交易框架之外,是对现实的基本判断,这不是交易框架能解决的问题。而所有的判断,都可以归结为:a)好的时候能有多好,向上还有多少空间,市值最大是什么情况? b)最坏的情况是什么?能不能有人兜底,比如被收购。
这个整体性的分析凭借的,就是所谓“常识”。比如,a点所依赖的常识是,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有一个上限,不论怎么涨,总不能涨到天上去。不同标的的市值之间的比较,是交易的艺术最有趣的地方。看似的不合理背后总有合理的依据——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
“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。”我们的一生都在竭尽全力跨越不知与知的界限,交易系统是一个低成本的途径,我们不需要搞清楚每一个真相,每一个”真相“都只不过是一种叙事的一部分,anyway。所以交易思维是珍贵的,我们不需要也不能知道全部的真相,skin in the game、在尝试中获得快乐和利益,便是生活本身。
heyyo
test